当前位置:首页 >> 抒情短文

鹅掌柴(手树、伞树、小叶伞树、矮伞树、舍夫勒氏木、七叶莲、七叶藤、七加皮、汉桃叶、狗脚蹄、鹅掌藤)

时间:2024-05-16   浏览:7次

鹅掌柴的基本信息 别名:手树、伞树、小叶伞树、矮伞树、舍夫勒氏木、七叶莲、七叶藤、七加皮、汉桃叶、狗脚蹄、鹅掌藤分类:灌木花卉科属: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伞形目 五加科 鹅掌柴属盛花期:冬季鹅掌柴的介绍 鹅掌柴别名鸭脚木,亦称伞树。五加科,几种热带常绿灌木或乔木的统称,能耐弱光条件,广泛栽作室内观叶植物。 鹅掌柴,亦称伞树(umbrella tree)。五加科(Araliaceae)几种热带常绿灌木或乔木的统称,能耐弱光条件,广泛栽作室内观叶植物。舍夫勒氏木属(Schefflera)植物如新西兰七指树(S. digitata)可高7.5公尺(25呎);S. octophylla原产亚洲,亦高7.5公尺。最普通的种是澳大利亚伞树(S. actinophylla或Brassaia actinophylla),高达12公尺,在夏威夷及其他温暖地区广泛栽作风景树,也是世界各地最受欢迎的室内植物之一。夏威夷舍夫勒氏木(B. arboricola)植株矮小,叶小。 鹅掌木幼叶光亮翠绿,老叶深绿,层层重叠,形态奇特,别具一景,为优美的观叶植物,多为灌木状栽植,于候车厅、会议室等一些大房间装饰摆设。小盆植株也可放置居室、书房的案几、桌面,观赏装饰。 鹅掌藤五加科,鹅掌柴属藤状灌木,叶柄纤细,圆锥花序顶生,花白色,花期7月,果实卵形果期8月。原产热带和亚热带,中国西南部至东部亦有野生分布。生于谷地密林下或溪边较湿润处,耐阴,耐寒,不耐干旱。常附生于树上。可以盆栽。主要分布于中国台湾、广西、广东地区。鹅掌藤有行气止痛、活血消肿的功效。民间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、骨痛骨折等。 鹅掌柴的形态特征 鹅掌木为藤状灌木,高2~3米;小枝有不规则纵皱纹,无毛。叶有小叶7~9,稀5~6或10;叶柄纤细,长12~18厘米,无毛;托叶和叶柄基部合生成鞘状,宿存或与叶柄一起脱落;小叶片革质,倒卵状长圆形或长圆形,长6~10厘米,宽1.5~3.5厘米,先端急尖或钝形,稀短渐尖,基部渐狭或钝形,上面深绿色,有光泽,下面灰绿色,两面均无毛,边缘全缘,中脉仅在下面隆起,侧脉4~6对,和稠密的网脉在两面微隆起;小叶柄有狭沟,长1.5~3厘米,无毛。 圆锥花序顶生,长20厘米以下,主轴和分枝幼时密生星状绒毛,后毛渐脱净;伞形花序十几个至几十个总状排列在分枝上,有花3~10朵;苞片阔卵形,长0.5~1.5厘米,外面密生星状绒毛,早落;总花梗长不及5毫米,花梗长1.5~2.5毫米,均疏生星状绒毛;花白色,长约3毫米;萼长约1毫米,边缘全缘,无毛;花瓣5~6,有3脉,无毛;雄蕊和花瓣同数而等长;子房5~6室;无花柱,柱头5~6;花盘略隆起。 鹅掌藤(学名:Schefflera arboricola Hay.),五加科,鹅掌柴属藤状灌木,叶柄纤细,圆锥花序顶生,花白色,花期7月,果实卵形果期8月。 鹅掌藤为常绿灌木。掌状复叶,小叶5一8枚,小叶倒卵状椭圆形,叶片浓绿有光泽。果实卵形,有5棱,连花盘长4~5毫米,直径4毫米;花盘五角形,长约为果实的1/3~1/4。 鹅掌木为栽培条件下株高30~80cm不等,在原产地可达40m。分枝多,枝条紧密。掌状复叶,小叶5~9枚,椭圆形,卵状椭圆形,长9~17cm,宽3~5cm,端有长尖,叶革质,浓绿,有光泽。花小,多数白色,有香气,花期冬春;浆果球形,果期12月至翌年1月份。 鹅掌木花期7月,果期8月。 鹅掌柴的生态习性 鹅掌柴喜温暖、湿润和半阴环境。鹅掌柴的生长适温为27℃。9月为27℃,9月至翌年3月为21℃。在30℃以上高温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。冬季温度不低于5℃。若气温在0℃以下,植株会受冻,出现落叶现象,但如果茎干完好,翌年春季会重新新叶。 鹅掌柴喜湿怕干。在空气湿度大、土壤水分充足的情况下,茎叶生长茂盛。但水分太多,造成渍水,会引起烂根。如盆土缺水或长期时湿时干,会发生落叶现象。鹅掌柴对临时干旱和干燥空气有一定适应能力。 鹅掌藤喜光照及高温高湿环境,耐阴性亦强。稍耐寒,0℃以上低温可越冬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可耐干旱。 鹅掌藤生于谷地密林下或溪边较湿润处,耐阴,耐寒,不耐干旱。常附生于树上。 鹅掌藤喜温暖至高湿润气候,耐阴,耐寒,不耐干旱。生于谷地密林下或溪边较湿润处,常附生于树上,海拔在海南岛为400~900米。 对阳光适应范围广,在全日照、半日照、半阴下均可生长良好,日照充足时叶色亮绿,日照不足时叶色浓绿。对水分的适应性强,耐旱又耐湿。对土壤要求不严。 鹅掌柴对光照的适应范围广,在全日照、半日照或半阴环境下均能生长。但光照的强弱与叶色有一定关系,光强时叶色趋浅,半阴时叶色浓绿。在明亮的光照下斑叶种的色彩更加鲜艳。如室内每天4小时左右的直射光即能生长良好。有黄、白斑纹的品种如光照太弱或偏施氮肥都会使其斑纹模糊,从而失去了原有特征。 土壤以肥沃、疏松和排水良好的为宜。盆栽土用泥炭土、腐叶土的混合土壤从生长几年的母株上剪下一年生枝条6~8厘米,或结合换盆、春季再剪,剪下的枝条作为材料。去掉插入部分的叶片,扦插在事先用水泡过的为基质。 如有可沾少许没有也可以,将插穗的3插入沙或珍珠岩中,容器中的水位应经常保持高于插穗盆的2然后用一个透明大塑料罩在插穗盆上放置在散射光的明亮处,温度保持在25℃,经40天插穗根系生成,此时就可将鹅掌柴苗移栽入6寸-8寸盆中,盆土应装筛细的充分混匀的肥沃营养土,栽后浇透水,放置半阴处7天,以后移放到明亮处管理。 鹅掌柴的栽培技术 栽培管理 盆栽用土可以泥炭土、腐叶土加1/3左右的珍珠岩和少量基肥混合而成,也可用细砂土盆栽。室内培育每天能见到4小时左右的直射阳光就能生长良好,在明亮的室内可较长时期观赏。浇水量视季节而有差异,夏季需要较多的水分.每天浇水一次,使盆土保持湿润,春、秋季列每隔3~4天浇水一次。如水分太多或渍水,易引起根腐。夏季生长期间每周施肥一次,可用氮、磷、钾等量的颗粒肥松土后施入。斑叶种类则氮肥少施,氮肥过多则斑块会渐淡而转为绿色。鹅掌柴生长较慢,又易发生徒长枝,平时需注意经常整形和修剪。每年春季新芽萌发之前应换盆,去掉部分旧土,用新土盆栽。多年生老株在室内栽培显得过于庞大时,可结合换盆进行修剪。 鹅掌柴植株所结的果实中种粒不饱满或不见种仁的原因:一是栽培花木,头1年至3年,因其尚未达到完全生殖成熟,所以结出的种粒大多空瘪,因而不具种仁;一般情况下,3年以后结出的种粒才能正常用于育苗。二是在它花粉授精后的胚胎发育过程中,遇到不适宜的环境条件,或者与原生环境条件悬殊过大,使胚珠终止发育,导致其种粒空瘪。三是最好能有较多的开花植株,不同品种的开花植株搁放在一起,为其花粉自由传播创造条件,方有利于其孕育出饱满的种粒。家庭繁殖 鹅掌柴基质繁殖、快速繁殖。扦插时间宜在春末夏初,一般室温:夜间15℃,白天25℃左右,这是鹅掌柴扦插后最适的生长温度。 扦条的选择:从生长几年的母株上,剪下一年生枝条6~8厘米,或结合换盆、春季重剪,剪下的枝条作为扦插材料。去掉插入部分的叶片,扦插在事先用水泡过的珍珠岩为基质,口径为15~20厘米的塑料花盆里,盆底加托盘,以便接渗出液。每盆插3株或单株,扦插后约1个半月左右便可生根,插后要经常灌水保持湿润。插后放在室内弱光处,加强肥水管理,生根后要浇营养液,盆中每周补液1次,每次补液100毫升。 注意:补液当日不能补水,以免影响营养液的浓度。盆插繁殖取6寸-8寸盆,底孔用小石堵住,将珍珠岩或经筛细干净的河沙装于中,岩面或沙面低盆边高1厘米,如用珍珠岩装盆上面最好压一层河沙(增加紧实度),此时可从成株鹅掌柴上剪取10厘米-12厘米的插穗,底部剪成斜面形,如有生根粉可沾少许没有也可以,将插穗的2/3插入沙或珍珠岩中,每盆3株-4株,插后浇透水,将盆放于一个盛水的塑料盆或其它容器中,容器中的水位应经常保持高于插穗盆的1/2然后用一个透明大塑料罩在插穗盆上放置在散射光的明亮处,温度保持在15℃-25℃,经30天-40天插穗根系生成,此时就可将鹅掌柴苗移栽入6寸-8寸盆中,盆土应装筛细的优质农肥、腐殖土、细沙按3∶2∶1充分混匀的肥沃营养土,栽后浇透水,放置半阴处7天,以后移放到明亮处管理。水培鹅掌柴 水插繁殖取大瓶空可口可乐或高脚玻璃瓶罐头瓶,冲洗干净,里面装满干净的清水(自来水),将剪下的鹅掌柴插穗,固定好插入瓶中(插穗底部离开瓶底1厘米),每瓶可插2枝-3枝,用透明塑料袋罩好,放于明亮处,温度保持15℃-25℃,经30天-35天,插穗底部长出0.5厘米-1厘米长的白根,此时就可按上述方法,移出上盆。注意事项 鹅掌柴喜温暖湿度大的环境,忌烈日照射,较耐阴,培养时给予明亮的散射光最相宜,适合栽植于环境通风良好,肥沃深厚的土壤中。 在空气湿度高、土壤水分充足的环境下生长良好,注意盆土不能缺水,否则会引起叶片大量脱落。冬季低温条件下应适当控水。如使用塑料容器则要注意排水。要保持土壤湿润,不待干透就要及时浇水,天气干燥时,还应向植株喷雾增湿;梅雨期间要防止盆中积水。 出房后宜放置在半阴处,夏季要注意及时遮荫,不要让烈日直射。另外,鹅掌柴长时间放室内观赏,如果通风不良或光线太暗,会导致叶片脱落,这点值得萌养者注意。 11月初入室后应放置在冷室内,温度不宜低于5℃,否则会造成落叶。 生长季节每1~2周施1次液肥。在5-9月这段时间内,每月施2次20%的饼肥水。对花叶品种,若氮肥多,光照弱,会使叶片上的斑块不明显。 鹅掌柴对乙烯高度敏感,在贮运过程中容易发生落叶现象。为了防止鹅掌柴在贮运过程中受到乙烯伤害,可在运输前2~3周采用喷洒0.4~0.5毫摩尔/升硫代硫酸银溶液来抑制盆栽鹅掌柴乙烯的产生。运输集装箱温度为10~13℃,保持相对湿度80%~90%,可忍耐16~30天的黑暗。 鹅掌柴若需大量繁殖,可用播种法;少量的可以用分株法或扦插法。扦插最好在5-7月进行,做法是剪取带2-3个节的绿枝扦入蛭石中,放置在阴湿处,约30天可以生根。 鹅掌柴生长较慢,又易萌发徒长枝,平时需经常整形修剪。较大的植株,春季出房前应做翻盆处理,并要作适当的整形修剪。对过高脱脚的植株,可作回缩修剪,以促进新梢萌发。 盆土用泥炭土、腐叶土、珍珠岩加少量基肥配制。亦可用细沙土盆栽。 鹅掌柴的养殖方法 盆栽 填土 先在盆底放入2~3厘米厚的粗粒基质作为滤水层,其上撒上一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,厚度约为1~2厘米,再盖上一薄层基质,厚约1~2厘米,然后放入植株,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,避免烧根。上盆用的基质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:菜园土:炉渣=3:1;或者园土:中粗河沙:锯末(茹渣)=4:1:2;或者沙土、塘泥、腐叶土中的一种。 脱盆 把要换盆的花放在地上,先用巴掌轻拍盆的四周,使根系受到震动而与盆壁分离,把花盆倒过来放在左手上,左手的食指与中指轻轻夹住植株,手腕与指尖顶住盆沿,右手拍打盆底,再用母指从底孔把根土向下顶,让植物脱出来。脱出来后,用双掌轻轻拍打盆土,让多余的土壤脱落。 上盆 小苗移栽时,先挖好种植穴,再覆上一层土并放入苗木,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,避免烧根。放入苗木后,回填土壤,把根系覆盖住,并用脚把土壤踩实,浇一次透水,并放在遮荫环境养护一周。 湿度 喜欢湿润的气候环境,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温度在70~80%,空气相对湿度过低,下部叶片黄化、脱落,上部叶片无光泽。 温度 由于它原产于热带地区,喜欢高温高湿环境,因此对冬季的温度的要求很严,当环境温度在10℃以下停止生长,在霜冻出现时不能安全越冬。 光照 喜欢半荫环境,在秋、冬、春三季可以给予充足的阳光,但在夏季要遮荫50%以上。放在室内养护时,尽量放在有明亮光线的地方,如采光良好的客厅、卧室、书房等场所。在室内养护一段时间后(一个月左右),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荫(冬季有保温条件)的地方养护一段时间(一个月左右),如此交替调换。[4] 肥水 春、夏、秋这三个季节是它的生长旺季,肥水管理按照“花宝”—清水—“花宝”—清水顺序循环,间隔周期大约为1~4天,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,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。 冬季 在冬季休眠期,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,肥水管理按照“花宝”—清水—清水—“花宝”—清水—清水顺序循环,间隔周期大约为3~7天,对于地栽的植株,春夏两季根据干旱情况,施用2~4次肥水:先在根颈部以外30~100公分开一圈小沟(植株越大,则离根颈部越远),沟宽、深都为20公分。沟内撒进25~50斤有机肥,或者1~5两颗粒复合肥(化肥),然后浇上透水。入冬以后开春以前,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,但不用浇水。修剪 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,要把瘦弱、病虫、枯死、过密等枝条剪掉。也可结合扦插对枝条进行整理。其他注意事项 鹅掌藤系蔓性植物,不能直立生长,应设立支柱让其攀缘生长,以保持其美丽奇特的形态。 养护方法 可用腐殖土作盆土,每立方加20kg饼肥作基肥。生长季节每月施肥一次,保持 充足水分。夏季应遮光50%,其他季节可全光照。本种在高温高湿环境下,茎上易长不定根,可用3一5株扎于木桩上作桩景式栽培。室内观赏要定期更换,避免过阴造成落叶。 鹅掌柴的繁殖方式 鹅掌藤常用繁殖方法有扦插繁殖和播种繁殖,压条繁殖。扦插 主要用扦插繁殖,要求温度在20℃以上,可在4一9月进行,可用1一2年生枝条,切成8一10cm插穗,带叶扦插,约20天生根,嫩枝较老枝易成活。也可用圈枝法繁殖。 常于春秋两季用当年生的枝条进行扦插,剪下顶生枝条,每段(长8~10厘米)带3个以上的叶节,去掉下部叶片,插于沙床,保持湿润,温度20~30 ℃,1月后可生根。 扦插繁殖每年3-9月为适期,鹅掌柴易萌发徒长枝,春季可结合换盆修剪进行扦插。剪取8~10cm长的枝梢或枝条,去掉下部叶片,扦插在河沙或蛭石做成的插床上。用塑料薄膜覆盖,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,放于阴凉处,温度在25℃时,4-6周可生根盆栽。播种 选用当年采收的优良种子,常采用室内盆播,发芽适温20~25 ℃,保持盆土湿润;播后半月后可发芽,当大部分的幼苗长出3片叶子后即可移栽。 于1月份后采收黑色球形浆果,用细沙拌和后搓揉去果皮果肉,再用清水漂洗去空瘪种粒,即可得到干净饱满的种籽,可行随采随播,也可先行沙藏催芽,等种粒裂口露白后,再行盆播或地播。用腐叶土或沙土盆播,覆土深度约为种子直径的1~2倍。种子发芽适温为20℃至25℃,保持盆土或苗床湿润,随采随播者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,约15天至20天即可出苗,经沙藏催芽后再行播种者,在适温下一周后即可出土。生长良好。出苗后应及时搭棚遮荫,秋季给予全光照,冬季加盖地膜防寒,只要苗床局部空间的环境温度不低于5℃,一般可平安过冬。留床培育一年,再行扩距移栽,或直接用于上盆。值得注意的是:因其播种苗不能完好地保持亲本植株具黄斑等优良性状,一般具黄斑的园艺变种,不能用播种法育苗,而只能用扦插、压条、分株等方法育苗。压条 在健壮的枝条顶稍下15~25厘米处把树皮剥掉1 圈,伤口宽度厘米左右,深度以刚刚把表皮剥掉为限,剪取包有淋湿园土的薄膜包扎环剥的部位,4~6周后生根,生根后把枝条边根系一起剪下即可栽植。 鹅掌柴的病害防治 主要有叶斑病和炭疽病危害,可用10%抗菌剂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喷洒。虫害主要有介壳虫危害,用40%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。另外,红蜘蛛、蓟马和潜叶蛾等危害鹅掌柴叶片,可用10%二氯苯醚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杀。 鹅掌柴的品种分类 品种分类 斑叶鹅掌木 S·arboricota cv·"Variegat“:小叶绿色,有不规则黄色斑块或斑纹。 金斑鹅掌 S·arboricola cv·"Carolien":叶片中央及下部有连片金黄色斑块。 伞树 S·actinophylla:同属近缘种。掌状复叶大型,小叶6一8枚,长达15cm,宽4~6cm,薄革质,有光泽,小叶上部边缘有锯点。 黄绿鹅掌柴,叶片黄绿色。 亨利鹅掌柴,叶片大而杂有黄斑点。鹅掌藤,常绿灌木。小叶7~9枚,长圆形,全缘。产于海南、台湾、广西。 放射叶鹅掌柴,常绿乔木。掌状复叶,小叶5~8枚,有光泽,有明显脉纹。产于澳大利亚。 短序鹅掌柴,灌木。小叶5~11枚,先端尾尖,有时呈镰刀状。产于云南、贵州、四川及湖北。 台湾鹅掌柴,常绿小乔木。掌状叶,小叶4~7枚,先端尾尖,全缘,有叶柄。 澳大利亚鹅掌柴,株形优雅,易于管理,是理想的室内观叶植物。但多由南方引进,成本较高。只要保持15℃至30℃的气温,一年四季均可扦插繁殖大叶伞。茎干直立,少分枝,初生枝干绿色,后逐渐木质化;表皮呈褐色,平滑。叶为掌状复叶,小叶数随成长而变化较大,幼年时3-5片,长大时9-12片,可多达16片。 鹅掌柴的分布区域 鹅掌木原产华南、台湾等地。主要分布于中国台湾、广西、广东地区。 国外鹅掌木产于美国东部及南部各州。原产热带和亚热带,中国西南部至东部亦有野生分布。 鹅掌木原产南洋群岛、我国广东、福建等亚热带雨林,日本、越南、印度也有分布。现广泛植于世界各地。喜温暖、湿润、半阳环境。宜生于土质深厚肥沃的酸性土中,稍耐瘠薄。 鹅掌柴的作用用途 观赏 鹅掌藤是常见的园艺观叶植物,经改良后而有斑叶鹅掌藤,高可达十余尺,故可当庭院树,虽是阳性植物,但因适阴性强,所以被推广为盆栽使用。经济用途 鹅掌木边材呈黄白色,心材呈灰黄褐色或草绿色。年轮略明显,论间呈浅色线,管孔大小一致,分布均匀。纹理交错成一块板,结构甚细而均匀,有光泽,易加工,刨削面光滑.干燥快而不开裂,宜用作雕花件,油漆和胶合性好。 鹅掌柴的园林用途 鹅掌柴四季常春,植株丰满优美,易于管理。 大型盆栽植物,适用于宾馆大厅、图书馆的阅览室和博物馆展厅摆放,呈现自然和谐的绿色环境。春、夏、秋也可放在庭院蔽荫处和楼房阳台上观赏。可庭院孤植,是南方冬季的蜜源植物。 盆栽布置客室、书房和卧室,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。能给吸烟家庭带来新鲜的空气。叶片可以从烟雾弥漫的空气中吸收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,并通过光合作用将之转换为无害的植物自有的物质。另外,它每小时能把甲醛浓度降低大约9毫克。 鹅掌柴的食疗或药用价值 花草百科网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、医疗的依据。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,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。 爱自己,就从实际出发,谨遵医嘱。对于疾病,不粗心大意、不推延、不放弃希望,勇敢面对,用爱来温暖寂静的世界,用心来呵护内心的花田。 药用 鹅掌藤有行气止痛、活血消肿、辛香走窜、温通血脉的功效,既能行气开瘀止痛,又能活血生新。民间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、骨痛骨折、扭伤挫伤以及腰腿痛、胃痛和瘫痪等。药用功效 鸭脚木皮(《岭南采药录》) 【异名】西加皮(《陆川本草》),鸭脚皮(《岭南草药志》) 【来源】为五加科植物鹅掌柴的根皮及树皮。 【药材】干燥树皮呈长方形块片状,向内方微弯,长3~5.5厘米,阔2.5~3.5厘米,厚0.2~0.3厘米,外面灰暗色有不明显的横向皮孔,内面灰棕色而光滑。质地疏松,木栓易于脱落,有时可见内皮之块片,横切面强纤维性,能层层剥离。气微香。产广东、广西等地。 【化学成分】皮含酚类、氨基酸、有机酸。 【性味】苦涩,凉。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根皮:味涩,性平。②《岭南采药录》:味苦。③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苦涩,凉。 【功用主治-鸭脚木皮的功效】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根皮:治酒病,洗烂脚,敷跌打,十蒸九晒,浸酒祛风。 ②《岭南采药录》:治斑痧毒,以之煎水服。 ③《陆川本草》:驳骨止血,消肿止痛。治风湿骨痛,跌打骨折,伤积肿痛,刀伤出血。 ④《岭南草药志》:除湿舒筋活络,清胃肠酒湿积滞。 ⑤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发汗解表,祛风除湿。治流感发热,咽喉肿痛,风湿骨痛,跌打瘀积肿痛。 ⑥《广西中草药》:活血祛瘀,清热。治风湿,跌打,烧伤。 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15~25克;或浸酒。外用:酒炒敷或熬水洗。 【选方】 ①接骨方:生鸭脚木皮300克,生犁片木叶200克,生官榕木叶200克,雄鸡一只。共捣烂,双酒炒热敷患处,二十四小时去药,再加酒炒热熨患处。(《陆川本草》) ②治红白痢疾:鸭脚木皮去外皮,洗净,一蒸一晒,用200克,水煎服。(《岭南草药志》) ③治风湿骨痛:鸭脚木皮300克,浸酒一斤。每日服两次,每次25~50克。(《广西中草药》)

郑州癫痫怎么治

那个医院癫痫病好

癫痫治疗方法是什么

儿童癫痫病医院

癫痫病最好的治疗方法

相关阅读